孩子厭學這樣的煩惱,並非只有孩子成績不好的家長才會碰到,成績優秀學生的家長同樣可能遭遇,而且情況往往更糟糕。
1
學霸「失手」沒考第一而厭學甚至自傷
13歲的曉曉(化名),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,從小她每門功課都十分優秀,只要有她在的班級,人家只有拿第二名的份。2019年9月,她不出意外升入一所名牌初中,這裡高手雲集,競爭可想而知。在頻繁的考試比拚中,難免會有「失手」的時候。
那一次單元測試,她沒考第一,隻考了全班第五。她覺得那是人生中的「汙點」,因此甚至喪失了鬥志,不想去學校。一向嚴厲的母親狠狠批評了她一頓,希望能把她從低谷中罵醒。不料,這通教訓非但沒把她拉上來,反倒令她越陷越深。小姑娘一氣之下,竟拿美工刀割傷了自己的手臂,並沖媽媽叫嚷「我不想活了」。
所幸,那一刀割得不深,曉曉沒有生命危險。只是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裡,她依然整天窩在家裡,情緒低落,不理睬父母,動不動就發脾氣。這下,家長和班主任老師都急壞了,直到學校的心理指導老師跟她初步聊了聊後,覺得她的心理問題已比較嚴重,遂介紹到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聯合門診。
接診的是方妍彤主任醫師,她詳細了解了曉曉的情況後,診斷為抑鬱症。
2
孩子容易鑽牛角尖或源於家庭環境與教育
小姑娘十分看重學業,平時課餘時間幾乎都被學習填滿,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上,成長中一路走來成績的優秀大家有目共睹。同樣作為母親,方醫生覺得曉曉就是傳說中那種「別人家的孩子」。
可作為醫生,方醫生關注到,曉曉因為全身心撲在學習上,沒有時間交朋友,也沒有時間跟爸爸媽媽交流,長期處於高壓之下,且幾乎沒有放鬆的機會,小姑娘的心情越來越陰沉,那次考試的失敗就成了壓垮她的「最後一根稻草」。
方醫生問她為何如此看重學習?小姑娘脫口而出:「我們家親戚的孩子,我爸媽朋友的孩子,全是傑出人士生,他們一見面就拿我們這些孩子的成績做比較,我怎麼能不學?」
而停了幾秒鐘後,小姑娘又低聲補充說:「從小到大,我爸媽總在家裡吵個不停,我只有拚命學習,考上好的大學,今後才能遠離他們。這是我第一次考砸,我很怕以後會一直考不好。」
看著眼前這個被成績束縛的可憐孩子,方醫生頓覺心裡五味雜陳,她有好多話想對曉曉爸媽及更多的家長們說。
想要養育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,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必不可少,夫妻之間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最要不得。而學習對於孩子固然重要,但不能成為孩子的唯一,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,當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或挫折時,就不至於發生鑽牛角尖這樣的情況。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適當降低要求,放過孩子也是放過自己。
3
多方的呵護與關愛慢慢治癒孩子的抑鬱
針對曉曉的情況,方醫生在診室裡寬慰了她許久,並手把手教她一些放鬆的方法,讓她慢慢覺得自己似乎沒那麼糟糕。同時,建議曉曉媽媽給孩子養隻小寵物,經商量後,曉曉選了貓,從此每天在小區裡一邊聽音樂一邊散步遛貓,她變成了一個快樂的「鏟屎官」。注意力從學習中分了一部分出去,而且有了情感寄託,兩周後久違的笑容又出現在了曉曉的臉上。
這時,曉曉主動跟方醫生說,她想回學校上課。方醫生寫了一份醫校轉診單,發給曉曉所在學校的心理指導老師,學校十分重視,照著方醫生的建議,老師和同學們齊心協力幫助曉曉。同學們隻字不提抑鬱症的事,主動邀請她加入聊天和玩耍,老師給她的作業比平時少了三分之一,媽媽也變得溫柔了,她要是在學校覺得不舒服隨時會來接。
時間一天天過去,曉曉的抑鬱症在溫暖的集體中慢慢治癒,大家都看到了她的改變,最近一次上醫院諮詢時,她對方醫生說:「我現在大大鬆了口氣,原來一門心思都在學習上,給自己定那麼高的要求簡直就是自我折磨。這次生病迎來的是大家用心的呵護和關愛,其實這些我一直很渴望得到,這些比好成績更彌足珍貴。」
馬上又將迎來中小學期末考試,曉曉如今對此已坦然許多,她說經歷過這次生病之後,想把自己的感悟與更多的同學分享。成績上升和下降都是暫時的,考不好不用難過。人生如同波浪線,起起伏伏,接受生命的無常變化。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,要允許自己犯錯。和同學增進交流,多談論學習以外的話題。
「像這樣的孩子門診裡每天都會遇到很多,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,我的門診中有三分之二是成績好的孩子,有的甚至已經嚴重傷害自己、家人或同學。對於這些孩子,從診斷、治療、到危及乾預等每一個環節,都須步步為營,需要醫生、學校、家長的緊密配合。」方醫生說。
抑鬱症
在如今的青少年中
也開始「流行」起來。
據數據顯示:
14歲-28歲青少年接受抑鬱症就診數量持續增長,2014年比2013年增長52%,2015年比2014年增長了89%,接近2013年的三倍,平均每天接診3位青少年患者。
在全球範圍內,青少年抑鬱症是目前15-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,僅次於車禍。
最要命的是,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,一般不會把自己心裡小秘密分享給其他人,加上學習的壓力,如果長時間的處於鬱悶與低落的情緒中,會讓大腦神經受損傷。
再加上缺乏完整的價值觀,只會讓病情不斷加劇。
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,「不要輸在起跑線上」成為孩子身上的緊箍咒。
「頂著壓力往前沖」,似乎是現在孩子僅有的唯一選擇。
如果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,突然告訴你,媽媽我很難過;
請你不要斥責他「沒事,矯情」,你這樣無端的指責,只會將他推入更深的谷底。
每個孩子都有不可與人言說的秘密,當他們願意敞開心扉告訴你時,請你不要以你的想像,去對他們評頭論足,請你記住,你不是他,你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。
他可能剛剛深夜哭泣。
他比任何人更需要你的認可與幫助。
請坐下來細細聆聽,在孩子需要時,做個樹洞,給予孩子及時愛的抱抱。
告訴他們,沒事的,都會過去的,有媽媽在。
來源:錢江晚報·小時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