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時代的發展,很多人的壓力也在不斷上升,久而久之很多人患上了心理疾病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抑鬱症就成為了口頭禪,今天我就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抑鬱症這種疾病,希望大家能夠明白深刻的認識到心理疾病的嚴重性,如果感覺文章對你有所幫助,可以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的知道。
被領導訓了一頓,抑鬱了
下班想打個車,一看前面還有68個人,抑鬱了
回家輔導娃兒做作業,抑鬱到懷疑人生
雖然說抑鬱的確和情緒有關係,但不能簡單地把抑鬱的情緒,等同於抑鬱症,很多人,隨時在吐槽,隨時喊抑鬱,天塌下來的人都不一定會患上抑鬱症,反而那些性格比較外向的人,在大家面前表現得非常開心的人,卻可能是真的患上了抑鬱症。
有這樣兩個案例:
今年30歲的洪女士,就患上了微笑抑鬱症,周圍的人都在說,全世界抑鬱了,我都不會抑鬱,但是一個個整夜不能睡的夜晚,一次次的壓力,無助和焦慮,莫名其妙的發脾氣。體重急速下降,幸好我知道我是病了,我去醫院找了醫生開始吃藥,慢慢地病情比較穩定了。
今年25歲的劉先生,他是一個大多數非常喜歡的人,善良、脾氣好、豁達開朗,但是病魔找上了他,他患有抑鬱症,當時他並沒有在意身邊人的說辭,而是去醫院找了醫生開始了自己的治療之路,學會了調整自我,擺脫這種疾病,沒有什麼不能戰勝的,只是現實中很多人不願意去正視這種疾病,拒絕嘗試注意寧願痛苦如夢相隨。
說道這裡很多人會很納悶,為什麼好好的一個人會患上抑鬱症?
對於現在來說,抑鬱症是一個發生率比較普遍,但隱藏很深的精神疾病,會影響人的感覺、思維和行為,並可能導致各種情緒和身體問題。
根據相關組織調查,全球抑鬱症患者總數有3億之多,患病率為4.4%,我國的患病率為4.2%,在男女分布上,女性高於男性,年齡分布上,55歲到74歲的老年人是抑鬱症的易感人群。
不要以為只有成年人才會得抑鬱症,青少年、甚至兒童也會有。在15~19歲的青少年人群中,男性患病率約為3.1% ,女性患病率約為4.6%,最小的抑鬱症患者才6歲。
其實在比較專業的角度來說,抑鬱症其實是一個大家庭,他們包括產前產後抑鬱症、季節性抑鬱症、月經前抑鬱症、神經衰弱一樣的抑鬱,多愁善感的抑鬱等等有很多。
其實患上抑鬱症,不光是患者知道,其實身邊的人也會知道。
抑鬱症有哪些癥狀呢?
1、幾乎每天都在喊累,疲勞、疲乏或精力不足。
2、感覺自己沒價值,或過分的、不適當的感到內疚,甚至有點「無中生有」。
3、每天都在負面思考、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減退、或猶豫不決。
4、容易激惹、毛躁、煩躁,或者反應遲鈍、發獃、發愣,自己和旁人都能覺察到明顯的坐立不安或遲鈍。
5、沒有故意減肥或增重,體重卻明顯減輕或增加(如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原體重的5%) ,或持續的食慾都減退或增加。
6、幾乎每天都失眠或思睡。
7、大部分時間都心境抑鬱,自己覺得感到悲傷、空虛、無望。
8、大多數時候對以前感興趣的活動不感興趣了。
9、反覆不自覺地出現想死的念頭,出現沒有特定計劃的自殺意念,或有某種自殺企圖,或有某種實施自殺的特定計劃。
10、兒童和青少年更需要關注的是暴躁情緒。
如果出現下面兩種癥狀中的其中一種,就應該考慮抑鬱症的可能,尤其這種癥狀持續超過2周還不能緩解,就一定要重視。
如何正確識別抑鬱症和抑鬱情緒?
正常的「抑鬱情緒」並不是一種疾病,而是在遇到具體生活事件後,一種不愉快、煩悶、壓抑的內心體驗,是人們正常的與生俱來的情感反應。
比如,丟了手機會鬱悶,被理麻了會不開心,失戀了會難過,工作、學業遇到艱巨挑戰完不成時會覺得焦人。
這種情緒是短暫的,通過傾訴、運動甚至吃一頓火鍋、睡一覺就可以調節,一般在2周之內就可以緩解甚至消除。
而「抑鬱症」就沒有那麼松活了。
抑鬱患者的情緒低落跟某件具體的事件沒有直接關係,或者是因為一般人認為無足輕重的小事而爆發,或者時間久遠的「錯事」又復出腦海難以下沉,或者說物是人非、時過境遷,而悲傷/內疚/羞愧/後悔/抱怨情緒卻仍然無法解除,常常呈現出讓人難以理解的不開心、入睡困難、早醒、自責、甚至有自殺念頭,與其處境不相稱,給人以「小題大做」的感覺。
同時,抑鬱症的癥狀持續時間較長,以周、月、甚至以「年」來計算的。
抑鬱症如何治療?
1、抑鬱症嚴重的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,抑鬱症的治療有心理諮詢如認知療法、森田療法。藥物治療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。
2、抑鬱症的飲食上多吃些富含維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,如穀類,魚類,綠色蔬菜,蛋類等。
3、抑鬱症的自我心理疏導:平時多聽音樂、要廣交朋友、相信自己一定能減輕壓力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