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心您的健康

科研快遞 | 早期空腸內營養的護理在肝膽外科科患者術後的研究

在臨床中,營養問題一直備受關注,肝膽外科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,其營養狀況會有所惡化,通過腸外營養補給,可攝人一定營養,不過這種營養攝人的方式不夠全面,且可能誘發其他併發症,例如腸粘膜屏障功能障礙。腸內營養支持的給予可為患者提供充足營養,與其生理過程相符,本文主要分析早期空腸內營養的護理在肝膽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價值,現將研究情況報告如下。

一、資料與方法

以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間收治的102例肝膽外科患者為研究對象,根據數字隨機分組原則,將患者分為兩組,每組各51例病例。對照組採用常規護理,男性28例,女性23例,年齡在18至79歲間,平均年齡(36.59±6.52)歲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早期空腸內營養護理,男性29例,女性22例,年齡在l9至77歲間,平均年齡(37.37±6.26)歲。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統計學意義(P>0.05)。

對照組:常規護理。患者手術實施完成後,給予對症治療,注重觀察患者手術切口顏色變化情況,了解其切口是否存在感染的情況。提醒患者做好保暖措施,防止感冒,注重病房室內空氣濕度與溫度的控制等。

觀察組: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腸內營養護理。經造瘺管或者鼻飼管泵入,在起初3天的使用量分別為500、1000、2000毫升,從第4天開始,需適度增加用量,同時每小時泵人速度在30至120毫升間,以患者情況為依據,明確營養支持時間。

效果評價標準:完成營養支持1周後,分析患者的治療情況。顯效:患者肛門排氣較好,臨床癥狀徹底消失,不存在腹瀉、嘔吐等併發症,指標檢測均無異常;有效:患者癥狀有所改善,無嚴重併發症;無效:患者臨床癥狀加重,生活質量下降,且誘發嚴重併發症。同時,護理人員還需記錄患者的預後營養指數(PNI),對比兩組患者的預後營養指數。

二、結果

2.1治療效果對比

經研究了解到,觀察組中治療顯效患者32例,治療有效患者l7例,治療無效患者2例,總有效率為96.1%,對照組中治療顯效患者25例,治療有效患者16例,治療無效患者10例,總有效率為80.4%,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優於對照組,對比存在較大差異,具有統計學意義(P<0.05)。

2.2患者的PNI指數對比

通過研究發現,觀察組的PNI指數明顯高於對照組,對比差異顯著,具有統計學意義(P<0.05),具體數據見表2。

三、討論

肝膽手術患者術後的營養問題一直被l臨床所重視,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,可能會誘發胃腸功能上的併發症,臨床中通常認為,肝膽外科患者完成手術治療後,要禁食5至10天,才可給予流質食物,不過在禁食期間,著未及時給予腸內營養支持,便可能會出現細菌移位、黏膜萎縮等情況。

現階段,腸內營養支持在肝膽外科中的應用非常重要,主要經食物刺激,對胃腸道血液循環具有促進作用,使腸粘膜結構的完整性得以保持,對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與蠕動功能起到促進作用。腸內營養支持可以使患者營養狀況改善,可參與到免疫功能調節中,對組織癒合、蛋白質合成均有著促進作用。

為患者給予空腸營養支持後,對患者的腸粘膜代償與增值均可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。通過本次研究發現,觀察組患者採用空腸內營養支持護理後,病情得到明顯改善,且患者的營養指數明顯優於對照組,這表明腸內營養支持的給予非常重要,有利於改善治療情況,取得更好的療效,提高其生活質量。

綜上所述,通過對肝膽外科患者給予腸內營養支持,可提高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,對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具有促進作用,在臨床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,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,值得臨床推廣應用。